非遗承古韵 匠心绽新辉

新闻探索 2025-09-15 04:09:12 479

界首彩陶。非遗本报记者 李博 本报通讯员 王东军 摄

界首彩陶。承古安徽日报记者 李博 安徽日报通讯员 王东军 摄

马鞍山塘南跳马灯。韵匠<strong>新闻脉搏</strong>本报通讯员 王玉实 王志 摄

马鞍山塘南跳马灯。心绽新辉安徽日报通讯员 王玉实 王志 摄

淮北花馍。非遗本报通讯员 鲁剑 摄

淮北花馍。承古安徽日报通讯员 鲁剑 摄

徽州鱼灯。韵匠本报记者 范柏文 摄

徽州鱼灯。心绽新辉安徽日报记者 范柏文 摄

池州傩舞。非遗本报通讯员 尚良智 摄

池州傩舞。承古新闻脉搏安徽日报通讯员 尚良智 摄

宣纸传统制作技艺。韵匠本报记者 李博 罗鑫 摄

宣纸传统制作技艺。心绽新辉安徽日报记者 李博 罗鑫 摄

望江挑花。非遗本报通讯员 黄有安 摄

望江挑花。承古安徽日报通讯员 黄有安 摄

寿县保义“二月二”龙灯会。韵匠 本报记者 李博 摄

寿县保义“二月二”龙灯会。 安徽日报记者 李博 摄

  宣纸匠人指尖流淌的108道工序沉淀成“纸寿千年”的传奇,黄山毛峰的茶香在非遗工坊中氤氲出独特的韵味,黄梅戏婉转悠扬的唱腔传遍大街小巷……安徽作为非遗大省,拥有众多极具特色的非遗代表性项目。近年来,通过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区、打造非遗品牌等,安徽的非遗在新时代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和创新图景。当徽墨的墨韵与徽州竹雕的肌理在国潮中焕发新生,当徽州鱼灯与五禽戏的身姿在文旅融合中重构场景,安徽非遗正以“传统基因+现代表达”的双重奏,书写着文化传承的新篇章。

[ 责编:邢彬 ]
本文地址:http://cdn.pcclzzc.com/html/597f51898884.html
版权声明
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

全站热门

【地评线】金羊网评:打造文旅新业态,“粤”尽岭南好风景

学而时习之|来自总书记的新春寄语之四:安心、顺心、开心

省委党校2025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举行 张安顺出席并讲话 杨博主持

团圆年|过年啦!一起聆听总书记的新春祝福

以“智”提“质” AI赋能汽车产业新场景

友情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