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部门出手!医疗科普不是“流量生意”

新闻焦点 2025-09-15 04:24:34 8643

虚构病例、流量生意夸大效果,部门假科普、出手深度新闻真带货……互联网健康科普乱象将迎来更大力度整治。医疗

近日,科普中央网信办、流量生意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四部门联合印发《关于规范“自媒体”医疗科普行为的部门通知》,明确要求“自媒体”账号对发布转发医疗科普信息的出手真实性、科学性负责,医疗严禁无资质账号生产发布专业医疗科普内容,科普严禁违规变相发布广告。流量生意深度新闻

此前,部门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胡强强在发布会上表示,出手有的医疗“网红医生”把医疗科普当作牟利工具,还有的科普通过夸大治疗效果、虚构病例、杜撰故事等手段误导公众、敛财牟利。

医疗科普不能是“流量生意”,科学传播容不得“江湖忽悠”。

为医疗科普信息“立规矩”,通知给出“硬答案”——

网站平台应进一步完善医疗“自媒体”账号资质认证工作,对申请相关资质认证的账号,区分医疗机构从业人员、医学院校人员、医药研发机构等不同医疗领域人员类型,分类开展账号资质核查。

比如,医生要晒出医师资格证和医师执业证,护士得亮明护士执业证……网站平台应在资质核验基础上,在账号主页显著位置强化认证信息展示。

同时,网站平台应进一步强化医疗科普领域认证材料的真实性审核,对证件、单位证明的时间期限、落款部门等明显可核查的情况,需严格比对核查。对医生、护士等执业信息,需通过国家卫生健康委官方信息查询渠道进行查验比对。

资质有了,内容源头也得“溯清”——

引用转载专业医疗科普内容、引用医疗安全等旧闻旧事、结合医疗领域素材摆拍剧情、借助人工智能技术生成合成医疗科普信息、分享传播真实健康经历的,需严格标注信息来源或生成合成内容标识。

值得注意的是,网站平台应明确告知“自媒体”账号不得变相发布医疗、药品、医疗器械、保健食品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广告。介绍健康、养生知识的,不得在同一页面或者同时出现相关医疗、药品、医疗器械、保健食品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的商品经营者或者服务提供者地址、联系方式、购物链接等内容。

严监管,让真知识跑得更远——

根据新要求,网站平台应坚决清理传授无底线蹭流量打造“网红医生”、借两性健康知识传播色情擦边内容、利用AI编造发布涉医领域同质化文案、编造健康故事售卖商品或药品、假冒医生身份开展科普、为售卖保健品鼓动拒绝就医等违法违规信息。

对存在不按要求或虚假标注信息来源、无资质认证且持续生产发布专业医疗科普内容、违规发布广告、不遵守医疗科普行为规范等问题的账号,要依法依约采取取消互动功能、清理粉丝、取消营利权限、禁言、关闭等梯度措施。

给医疗科普戴上“紧箍咒”,不是要给科学传播“刹车”,而是为了让真知识跑得更远。通知同时要求:持续加大中西医相关医疗科普知识供给力度,将更多权威、专业的健康知识,以多样亲民的形式传达公众。

生命至上!健康中国的大厦,容不得假科普的“砖”。

策划:陈芳

记者:李恒、董瑞丰

新华社国内部出品


【责任编辑:李昭】
本文地址:http://cdn.pcclzzc.com/html/410b53399056.html
版权声明
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

全站热门

【地评线】金羊网评: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 续写深圳发展新篇章

助力北影节 中国电影博物馆推出五大特色活动

北京人艺新年首部新戏《罗慕路斯》即将上演

共度古尔邦节丨非遗研学、亲子互动、插秧摸蟹 这个古尔邦节的体验太丰富

“外卖大战”下的深圳餐饮业:订单破纪录,商家为何难赚钱?

友情链接